学习新理念,共助“心”发展——田天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参加首届“新时代大中小幼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

发表时间:2023-05-09 14:50



学习新理念

共助“心”发展

田天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

参加首届“新时代大中小幼一体化

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


图片

通过深入交流,学习大中小幼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论、新理念,积极探索大中小幼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新路径,推动保定成为大中小幼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的策划地、新资源的共享地、新经验的发布地,努力打造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定模式”。


4月22日,由保定市教育局、河北大学教育学院主办,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承办的首届“新时代大中小幼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在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成功举行。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占房,河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胡保利,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金天星,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任其平,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赵小军应邀出席开幕会。

本次研讨会采用现场和线上直播同步进行。保定市各县(市、区)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教师、班主任约400人现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线上近4万人观看直播。田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成员现场参加会议。

1




会前工作坊


在21日的会前工作坊,著名心理学家岳晓东教授应邀作《大学生成长的四大管理与心理健康》的主题培训。工作室主持人田天老师带领实习生团队现场学习。

图片

主讲人

岳晓东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特聘教授、博导、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D-21-192)、香港心理学会会士(Fellow)、香港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学家(辅导心理学)。1985年赴美国塔夫兹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并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毕业后赴香港工作,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任教。岳晓东教授在个人心理健康、创新心理学、幽默心理学和青少年偶像崇拜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研究,在国外的SSCI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在核心学术刊物发表文章80余篇,出版英文学术专著4部,中文学术专著8部。著有《登天的感觉》、《写好孩子的人生脚本》等心理学科普读物,深受读者喜爱。

图片

岳教授的讲解细致生动且诙谐幽默,他结合自身经验,从任务管理、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生涯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向大学生们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建议,并送出了四条寄语。这些寄语铿锵有力,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树立更清晰的发展目标,提高个人实践行动力。

专家寄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




研讨会专家报告


会上,8名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医院、中小学、幼儿园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经验分享。

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行动

图片

任其平教授的讲座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性和前瞻性。他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而不是治疗病人。因此,我们应着力构建“生态系统”“动态系统”“生命至上”“本土文化”“专业成长”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并通过研究学生行动、心理育人行动、教师成长行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行动和协同育人行动,积极搭建心理协同育人体系。

心理学经典研究与心理健康

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图片

杨海波教授用“教育”、“发展”两个关键词和大脑工作原理,帮助我们了解神奇大脑的可塑性和“用进废退”规律。通过鸣禽的学习过程与其可塑性研究、猫头鹰视觉系统可塑性研究和纠结的猴子、内心冲突的猫、无所适从的狗等经典实验,向我们揭示了实践练习、丰富环境、情绪等对人的成长和身心发展起到的重要影响作用,强调实践练习、遵循规律和保持积极情绪。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之现状剖析

图片

华博士通过列举近些年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统计数据,指出我们处于一个“发展中,困难在”的阶段。结合社会支持、家校共育、教师专业度、危机预防和反应机制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来看,建议从心理教师本身的专业提升和为家长提供心理辅导等方面入手,围绕心理健康教育核心,为孩子成长营造爱的文化与氛围。

大中小幼一体化视域下的中小学

“心关爱”心理健康工程

图片

赵小军院长向我们阐述了“心关爱”理念,提出以“普测—反馈—访谈—家校医社政专业化干预”和“学生、教师、家长成长共同体”的四维一体系统,并分别介绍各方在干预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重点强调家庭教育中“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找原因、想办法”和“改变认知、接纳不完美”的教育智慧。

中小学班级心理委员会模式与区域

八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

图片

王锃副研究员通过大量资料信息,向我们展示了“班级心理委员模式”由全国首创到实践推广以来的丰硕成果,详细介绍了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反馈制度、选拔与培训等具体要求,并阐述了区域八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的建设框架,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提供了指导思路。

“活教育”视阈下的儿童审美心理探究

图片

张春炬园长的报告充满了童真与美好,她以“活教育”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有趣的童言、童画为实例,从“活教育”与审美体验、用艺术去表达审美、从创造中激发审美情趣这三个方面分享了对儿童审美心理的实践经验,引导儿童接受生活中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获得审美体验,寻找艺术元素,并敢于表达审美偏爱,为提高智慧和道德水平做好铺垫。

基于认知神经科学下的儿童康复体系建设

图片

史维密校长从理论背景、科学依据、核验评估等方面,综合介绍了N-KPI多元康复课程体系,让我们了解了认识神经科学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医疗康复手段对脑神经的作用,通过多元化康复模式,帮助特殊需要儿童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

儿童青少年“厌学”问题探讨

图片

张欣副主任从神经医学的专业角度,向我们介绍了“厌学”的概念、分级以及各学段具体表现,重点从个人、精神疾病、社会环境三方面详细列举了导致“厌学”的可能因素,同时也提醒教师们要及时关注学生。针对这些不同因素导致的厌学,可通过心理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案进行对应的治疗。



3




分论坛案例分享


分论坛环节,4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从不同切入点带来了精彩的案例分享。

工作室主持人田天老师任第一分会场点评专家,工作室成员刘洋老师做案例分享,其他成员分小组进入各会场进行学习。

辛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辅导中心实践探索

图片

主讲人:郭娜

辛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辛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是一所为全市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咨询与援助服务的专业化公益机构。郭娜老师分别从公益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测量、学校心理健康、心理及家教公益讲座自助餐、加强班主任及心理教师队伍培训、辛集家长成长学院、曹日昌纪念馆等方面分享经验,获得了参会老师们的一致赞赏。

点评专家: 石绪亮

保定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主任、副教授

图片

辛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多年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模式。家长学院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班主任培训也值得推广。建议各地各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中,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序开展,不可盲目追随。

点评专家: 田天

保定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田天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河北小学党总支书记

图片

我们看到了辛集市领导及所有心理工作者的努力付出,辛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所做的各项活动十分系统且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建议更多关注积极心理学,培养孩子六大美德和24项品质,也要注重工作者自身感受力的培养,用“心”与孩子交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建议采用科学、规范的教材,实现系统学习和渐进提升。

叙事疗法创新德育 师生暖心助力成长

图片

主讲人:闫丽花

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

后疫情时期,学生面临巨大的挑战,心理健康状况出现问题的趋势呈现上升。闫丽花老师将叙事沟通与学校德育相融合,从学生经历的实际故事出发,以故事叙说的方式,将人与问题分开,关注学生积极的成长经历,通过“故事分享会”“心理情景剧”“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在故事中改写学生的成长经验,鼓励学生从积极的视角挖掘自身资源和潜力,重新构建自己的人生故事。

点评专家:赵雅楠

保定市教育局思政处

图片

将叙事疗法融入德育工作中的创新做法,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者的心理辅导能力,也使学生能够在创设的新德育情境中健全人格,为学生成长赋能,营造了爱意浓浓的教育生态环境。

家庭会议”助力初中生健康心理形成

图片

主讲人:王琨

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

王琨老师本人是坚持家庭会议16年的“资深实践者”,她将这种模式在3年前引入班级管理。家庭会议是加强生活教育、密切亲子关系,增强孩子自我效能感、提升积极学习情绪和幸福指数的平台,可以围绕不同主题,通过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平等协商最终形成共同结论。这一模式在改善亲子关系、加强家校共育起到明显促进作用,并带动孩子在生活学业的全面发展。四名同学现场演绎的家庭会议情景剧《战友》成为了本次分享的又一亮点

点评专家:马晓辉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图片

王琨老师在班级管理中采用家庭会议模式,促进了家校之间的联系,使得家庭教育的作用得以更充分发挥,这与家庭教育理念相契合,也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了保证。家庭会议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探索实践,非常具有开创性,而王老师无论作为母亲还是班主任,为孩子和学生都起到了引领作用,她的用心和坚持,非常值得借鉴学习。

课题《后疫情时代运用积极心理学提升

小学中高学段学生情绪能力

研究》中的课例分享

图片

主讲人:刘洋

河北小学

刘洋老师首先介绍了工作室理念,然后从心理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心理辅导、小学教师培训、家长教养方式提升等多个角度充分展示了工作室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活动。课例分享环节,她向大家介绍了科学实用的心理课教材,并选取“情绪剧场《咕咚来了》”“理解情绪觉察表,创编我的情绪辞典”“变脸,妈妈的礼物”三个课例展开分享,并就课题进行了阶段成果展示。

点评专家:

高红梅、赵娟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图片

现场的积极互动和热烈的气氛,足以看到大家对刘洋老师的分享非常关注,工作室团队长期以来的工作有目共睹值得肯定,这次精彩的分享让老师们打开了新视野,学习了新理念,掌握了新技能。



成员学习笔记


本次活动名家齐聚,精彩不断。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尽情享受着这次饕餮盛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写在最后,写给未来

本次研讨会的议程紧凑而充实,各位专家带领我们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不同地区、不同视角、不同领域的实践探索和取得的丰硕成果,看到了大中小幼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远大前景,感受到了工作者们为推动心理健康事业更好发展的热忱和坚守。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作为莲池区的教育工作者,更要为打造心理健康教育“保定模式”跑出“莲池加速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