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低的孩子自立能力差?

发表时间:2023-04-21 14:54



他将“有充分的安全感”

作为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心理学上,安全感是指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或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肯定了安全感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心理学词典》将安全感定义为个体在摆脱威胁情境或在受到保护时所体验到的情感,主要表现为个体想要安全、稳定和渴望受到保护的心理,能够避免焦虑、恐惧等,也突出了安全感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


而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6-12岁儿童的安全感与自立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安全感能够显著预测儿童的自立行为水平。也就是说,安全感高的孩子,他的自立水平更高,反之,安全感低的孩子,他的自立水平反而更低。


图片
图片


02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由于自立是一种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自我维度,在西方文化中暂时没有完全对应的概念和词汇。黄希庭和李媛首次从心理学的人格过程的角度提出自立是个体从自己过去依赖的事物中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自己作主、自己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起责任的过程。

自立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和环境两方面。就个人因素而言,研究发现,自立行为水平与儿童的认知方式特点密切相关。关于环境对儿童自立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家庭因素方面。例如,多项研究表明早期亲子情感关系、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环境等家庭因素都对自立养成发挥着重要影响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低安全感会使得孩子在自立行为上的表现变得更差,这或许是因为儿童早期的安全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父母,当这种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儿童会产生不安全感,并进一步转化为基本焦虑。



图片
图片


03

图片
图片

图片

对此,我们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孩子的安全感:


01


给孩子有品质的陪伴


我们可以经常和孩子玩游戏;陪孩子有选择地看电视,边看边给他讲解;睡前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感受到你是有用心在陪他。


02


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父母的感情好,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相反,如果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孩子敏感的神经是可以捕捉到的,这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负面影响。要记住,父母的行为孩子都是看在眼里的。


03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要让孩子有安全感,就少不了家长的真心赞美,以此来树立孩子的信心。


04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溺爱会让孩子缺少主见,孩子的能力培养要在日常生活上下功夫,孩子如果不懂事,不能够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不能够独立承担后果,那么,一旦失去依靠,就会产生不安全感。


05


善待孩子的缺点


有的父母在孩子有了过错时,连骂带吓唬,显然,这些都是气话。但孩子遭到辱骂会感到紧张、恐惧、没有安全感,自尊心遭到践踏,产生自卑感,由失望、对抗而渐生敌意。


图片
图片





END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