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青少年心理问题刻不容缓

发表时间:2023-04-21 15:13

最近,一段去年的视频,突然再次在网上发酵,引起众多网友热议。

图片




画面中一个男孩正在做作业,突然他拿下了眼镜,面无表情狠狠地朝自己的脸上扇了两个耳光,完全没有留情。究竟他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呢?

原来竟是因为男孩没有读懂课外阅读的题目,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对自己感觉非常不满,才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

通过画面,可以看到,孩子两记耳光打的非常重,这让群众隔着屏幕都感到心疼和不解:明明父母没有责罚,也没有打骂,那孩子为何要如此惩罚自己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被忽视的:心理成长


根据心理学家调查,我国目前有39.79%的青少年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当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个方面检查率如下:

1学习压力感--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一听说考试等等,心理就紧张占53.09%

2偏执--偏于固执,总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任,自以为是,占24.07%

3敌对--经常与人抬杠,有打人的冲动。占29.29%

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与人相处,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不喜欢,占37.04%

5抑郁-精神苦闷,低落,闷闷不乐,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占36.11%

6焦虑-心理烦躁不安,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占44.43%

7自我强迫-明知没必要去做但还是要去做,占41.05%

8 适应不良-对学校的生活不习惯,不习惯老师的教学方式,45.37%

9情绪不稳定-忽高忽低,占23.78%

10心理不平衡-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者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感到不自在、不平衡,占35.6%

其中,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焦虑,强迫症,是当前青少年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教育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和缺乏重视

学生管理者及教育者没有把学生日益增多的心理障碍问题与思想品德加以区别,而是把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笼统地认为是学生的人品,道德和思想的问题。不是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专业的治疗和解决,而是采用道德规范严格要求更加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困扰。


二,应试教育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

各学校相互竞逐升学率,各班级按成绩分优等班,是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每临近考试就紧张,害怕考不好,夜不能寐;更有甚者在年级考试考场上生理,精神失控。

一名高三重点班的女生由于成绩下滑,痛哭流涕找学校调换班级,痛苦地说:她的无能和痛苦无处诉说----,给父母说,他们的期望让她难以开口;给班主任说,他们期望她进重点,她不敢让他们失望;给同学说,他们说她把前途,命运当儿戏......

如今,苦闷,烦恼,忧愁,彷徨纠缠着她,看见书本就头晕,她甚至想到了:‘死’

诚然,厌学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是成绩好的也有这种倾向。特别是某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无视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和承受能力,一味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致使一些学生出现心理紊乱,甚至产生了变态心理。马加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第二个直接原因。

正确的家教是民主的,温暖的。而据调查,现在有70%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不当的问题。或者对子女过分保护,或者过分干涉。‘听话教育’,‘分数教育’是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在家里,父母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衣着饮食。而对孩子的思想变化,心理状态以及遇到的困惑等则是不闻不问,直接忽视了孩子的内心心理诉求。



          自我调整无效应主动寻求心理机构帮助
                           

当家庭环境,或者自身调整无效后,不管作为父母,还是青少年学生本身,都应该寻求专业心理机构的帮助,很多人总认为‘问题很小感觉没必要咨询心理医生。’这是观念上的误解,小的心理困扰往往隐藏着重要的成长问题,这不一定像身体疾病一样带来明显的影响,但是正如脸上长痘痘这样的小事,如果不注意,不去处理,不注意饮食,也会造成严重的脸部‘创伤’,但如果愿意为这个痘痘清洁脸部,涂药,或者改变作息,合理饮食,收获的不仅是一个清爽漂亮的脸部,还有更健康活力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