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是因为生活圆满、身体健康才感受到积极情绪的,而是由衷的积极情绪创造了圆满与健康的生活。”为了学习创造更多体验积极情绪的机会,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践行“积极传播心理学,传播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创造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在2023年4月20日读书会分享《积极情绪的力量》。
陈丹丹(南关小学)
张沛怡(河北小学)
吴雅琨(莲池区第一实验小学)
生活给了我们消极情绪,创造积极情绪则是自己的事。种下积极情绪的种子,你就会收获欣欣向荣。
吴老师就本书第九、第十、第十一章进行分享,全面细致地介绍了“减少消极情绪”,“增加积极情绪的方法”以及“收获欣欣向荣的生活”三方面内容。
参加读书会的小伙伴们纷纷就吴老师的分享畅谈自己的感悟。
田畅(河北小学)
提高自己积极情绪的方法很多。首先要关注自己的情绪,提高自己的情绪觉知力。当有负面情绪时(生气、悲伤、郁闷、烦躁等不舒服的感受),你要能觉察到,然后告诉自己:哦,此刻我有负面情绪了。这时候就把关注力放在自己的内在感受上。试着去看见你在想什么,只是观察它,允许它的存在,全然地去经历它,不要抵抗,你会发现你的全然接纳和全然经历会让它更快地消失,甚至转为喜悦!还有一种方法是“日行一善”,每天为他人做点儿好事,一整天将会洋溢在幸福中。
刘婷(青年路小学)
听完吴老师的分享我感慨良多,其中有两点我感触最深:
一、放慢脚步,品味生活中的美好。这让我想到了《正念的力量》这本书中提到的“专注于当下”。只有专注于当下,静静地观察自己、观察周围,才能让自己真正慢下来,从而用全新的视角看待自己及发生在周围的事情。
二、种下积极情绪的种子,就会收获欣欣向荣。实现欣欣向荣光仅仅有想法是不够的,更需要可行的方法及不断地践行。通过建立档案袋的方法,不断记录收集自己的积极情绪表现,为自己种下积极情绪的种子,从而达到欣欣向荣的状态。
张君君(前卫路小学百楼分校)
听完吴老师的读书分享,收获满满、受益良多。尤其是学到减少消极情绪的第二种方法是打破思维反刍的桎梏时,很有感触。思维反刍就是一遍又一遍地重温消极想法和感受。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发生一件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时,总是不停地想,以至于消极情绪持续很久。学习之后我明白了,这种情况就是思维反刍并毫无意义,应该像书中讲到的那样,及时踩下恶性循环的刹车,并且进行有益健康的分心,例如:慢跑、游泳、聊天、读书等。
张春玲(莲池区第一实验小学)
吴老师的分享中,提到了书中的这句话:“消极情绪并非来自遭遇的不幸,而是来自我们如何看待不幸”。结合我前一段的状况来看,这句话真的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是呢,面对身体上的伤痛,我的情绪和思维也曾陷入低谷。及时反驳消极思维,制止消极思维滋生更多的消极情绪,修炼了自己的觉知力。今天豁然开朗,我无需再去纠结为什么这些事会发生,而是坦然接受并怀着一份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所有事实。虽然伤痛暂时会影响我正常的工作状态,但同时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放缓节奏,细细考虑一下之前没有时间考虑的事情,想一想如何将一些教学方案具体细化落实。这样,我又找到了积极良好的感觉。
董华星(保定学院实习生)
听完老师的分享,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理性情绪疗法的内容,影响我们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于事情的看法。所以平时我们应该注意摆脱不合理的思维。不合理的思维往往有三种特征,第一种就是绝对化要求,它通常体现在“绝对性主义”的词语上,如“必须、应该、应该、永远”;第二种是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第三种就是灾难化,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非常可怕、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这种想法。这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自责、焦虑、悲观等恶性循环之中,而且难以自拔。所以我们应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合理思维,并尝试摆脱他们。
工作室主持人
田天
积极情绪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它是弥足珍贵的,是人世间的美好,是幸福人生的源泉。“心若向阳,无畏悲伤”。相信经过我们不断地学习,我们定能拥抱积极情绪,从而实现欣欣向荣。